首页 > 军情 > 正文

俄造大飞机为何没中国快 这事跟中国真有关系

不过用现有设备先弄几架飞机是一回事儿,要生产39架量产型飞机,那可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大部分航材都要重新制造,生产设备也要全面升级。。。。。。这些恢复生产能力的费用自然都要计算到生产成本之中,而当时求单心切的航星厂,却把其中相当一部分费用“忽略”了。

也是因为没钱闹的,航星厂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直到2018年年底才投入试运行

所以等到2015年最后一架预生产型首飞时,根据厂家初步核算,以后每交付一架量产机,航星厂就得亏上10亿卢布打底儿;等到2016年1月航星厂终于交付第一架量产型伊尔-76MD-90A的时候,这个数字最终变成了18亿卢布(差不多是2700万美元)。于是整个2016和2017年,越干越赔的航星厂已经没法继续全力干活了,各种找关系求俄国防部开恩,想重新讨论一下合同问题。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可见原型机阶段时垂尾上的国旗还是比较古典的

想都能想到那边的反应:当初合同签的好好的,你自己算不明白账还要老爷我额外买单?于是乎俄国防部先是放出风来要把合同腰斩到17架,又是说如果航星厂“表现良好”会把合同加到100多架。。。。。。然而历史上无数次巴掌与甜枣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如果巴掌比甜枣更加真实,谁也不相信自己能扛到吃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