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政治 > 正文

评论:很多孩子变坏,都是从第一次被冤枉开始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成人的武断是多么可怕,而孩子面对那种武断时又是多么无助,他们的世界,就是大人对他们贴的一个个标签,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是在一个个这种标签中形成的。面对某种对孩子的指控时,成人更多顾及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早点解决,责问孩子,不顾场景的羞辱,本能觉得孩子会撒谎,没有事实证据就妄下结论,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是用平等的姿态和确凿的事实去说服,而是用家长权威去迅速“解决”。

因为反衬出这些问题,这条新闻才格外触动我们,这个家长太值得学习了,这个过程的处置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在证据对孩子不利的情况下,没有恼羞成怒通过羞辱和呵斥孩子维护自己的面子,意识到在这种公开场合这样七嘴八舌询问孩子对孩子的不公平,即使做错了事,应该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进行教育。也不能以“闹”的方式解决,会给孩子形成错觉。先行协商解决,尽快带孩子离开,回家后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回家后与孩子长谈,孩子坚持说不是自己干的,确信与孩子无关,趁机跟孩子讲了“如何面对这种似乎洗不清的误解”的道理。这种耐心,和与孩子基于事实和信任的平等交流,是教育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