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政治 > 正文

疫情防控“下半场”需要哪些“硬手段”?

科学救治打赢疫情防控“下半场”

作为一名心胸外科专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完成了多例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病人的肺移植手术。疫情期间,他还提出组建国家级肺移植团队等建议并被采纳。

王辰也建议,设立国家级的医学科学院、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以充分激发医学研究活力,培育立于全球医学科技前沿、可堪承担国家使命的医学科技战略力量。

今年疫情期间,互联网科技在医疗领域大显身手。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卫生防疫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促进科技抗疫,首先要细化规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建议,国家应严格设置互联网医院和诊疗活动的准入程序,守住服务质量和安全底线。

促进科技抗疫,还应完善基层信息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冯艺东建议,通过建好用好网格化信息数据工作平台,设置网格地图、信息采集、事件处置、大数据分析研判等功能模块,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治理的“网格化+信息化”水平。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所说,我们应该从软件和硬件上做好储备,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疫情的公共卫生设施,“应对传染病的挑战,将是长期任务。我们需要未雨绸缪、长远布局。”

(责编:白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