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情 > 正文

乌航发巨头拿出股份与中国合作 部分厂房建成

因为继承了苏联的部分遗产,乌克兰虽然在经济建设上一塌糊涂,但在军工产业上仍然有着亮眼的成就,凭借当初为苏联和俄罗斯建造航空发动机的经验和能力,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可谓是与俄罗斯、欧洲和美国并列世界前四。马达西奇公司,乌克兰的“动力沙皇”,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工业的明珠,在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俄乌关系急剧恶化之后,收到了来自世界东方的橄榄枝,中乌两国开始了联合研发航空发动机之路,而这一合作恰恰能弥补我国在该行业长期存在的短板。

航空发动机一直被视为航空工业之花,其设计和建造难度不仅体现在精密复杂的总体设计图纸上,更必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即便有超人的材料和精密的计算,也不可能成功,这其中的道理在于,发动机结构较为复杂,许多关键的部位温度要求不同,温度分布也非常严格,一旦出现一丁点儿错误,就可能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让结构崩解、变形,轻则影响发动机的寿命,重则机毁人亡,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发动机,特别是大推力发动机的经验不足,因此迟迟得不到突破。而马达西奇公司是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家能够研发最大推力达20吨以上的航空工业公司,其为超大型运输机安-124和安-225研发的D-18T发动机可谓是誉满全球,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仅建造了成熟的生产线,更是培养了过硬的人才队伍,在中乌两国携手研发后,中国的态度是——我都要!

大家都在看